文学评论创作谈
-
计文君:科学与人文张力之下的叙事
与其去逼问“大刘本意”,不如认真观察小说提供的纷繁多姿的“思想景观”。诞生在21世纪初的这三部作品,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兴趣,获得巨大肯定…… -
童年、乡愁与地域美学谱系
故乡是母语的圣地,带给戴小雨的童趣却是悲喜莫名。“金葫芦,银葫芦,打开葫芦取麦种”,这是母亲说给他的无数谜语中的一个。小妹天真地相信,金樱子肚子里藏的就是麦种…… -
中国“非虚构”与“非虚构”中国
一直以来,许多评论者都纠结于阿来身份的复杂性和模糊性,认为他是一名不纯正的藏族作家。这种看法有其道理,但评论者未必注意到,阿来的身份认同也在发生变化……
- 江榕当代语境下的古典内核——浅评于浩诗集《尺素书》
- 郜元宝郜元宝:另类“老年写作”·超文本·精神反刍·迟到的主题翻转
- 梁向阳:捕捉“社会大转型”时期的历史诗意
- 李萌羽 常鹏飞王蒙《笑的风》:主体认同、个人史与生命的辩证法
- 薛梅缱绻在“榆园”的永恒诗意
- 王彬散文的六个叙事特征
- 李璐池上小说近作:那些被忽略了的痛苦
- 朱凌 郑润良王方晨《花局》:时间悬停的小说叙事现场
- 杨阿里有书有院有书院
- 真情书写我们的小康生活
- 郑在欢郑在欢:团圆总在离散前
- 丁颜丁颜:与小说有关的两三件小事
理论热点
-
让理论与批评重新结合
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种相互分离的趋向,对双方的发展都具有很大危害……
-
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
中国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前所未有。减贫是一个历史性难题,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……
-
从“西学东渐”到“中学西传”
新中国成立以来,尤其是进入新时代,“东升西降”的趋势愈发明显……